想必不少家长在辅导自家一年级孩子做题的时候常常被气到火冒三丈,他们不是一会数字写错了,就是漏写标点符号了,要不就是写错行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孩子出现了粗心马虎的坏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那么就会影响到他们之后的学习,只是要怎么办呢?
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怎么办
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而很多游戏就是对于他们能力锻炼的好方法。
所以对于一年级的父母来说,可以在家中跟孩子多玩儿一些精细和对比训练的游戏。
例如“找不同”游戏,找两张相似的图,家长跟孩子比赛,一起找出两张图中的不同点。在这种游戏中,能够锻炼孩子关注细节,提高认知和视觉辨别能力,从而改变粗心的习惯。
做家务,也是一个锻炼孩子细致、耐心、专注的好方法。家长可以每周跟他们一起做一道菜,简简单单的一道菜,也可以提升他们做事专注、动脑筋思考的能力。就说凉拌黄瓜,孩子需要提前清洗好黄瓜,切黄瓜,并且调配调味品。哪一道工序应付,最后都会在味道上体现出来。
有些家长做事爱包办代替,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能力不足,在做题上就会粗心马虎出错,这也正是孩子能力的体现。
另外,很多孩子做错事之后,很多父母都会第一时间指出他们出错的地方。例如,如果孩子画画时,把大海画成了绿色,父母会马上指出来让他们纠正。这种做法,对帮助小孩克服马虎的坏习惯是没有好处的,反而可能会让他们对父母产生依赖的心理。
父母的正确做法,是告诉孩子画里有地方出错了,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检查;当然如果孩子检查不出来,父母可以给他一点小提示,直至他检查出来为止。
一年级孩子粗心马虎的原因是什么
1、知识结构不稳定
一年级或者更早一些,孩子缺乏对知识整体的认知。通俗的说就是题目读着读着就忘了,如果题目条件多一些,有的小孩还读不完整题意。家长想一想,题目都没有读清楚,怎么会理解,又怎么会正确解决问题。所以这些孩子的错误归咎于“粗心”,对他们来说也实在是冤枉。因为他们实在是不会解决问题,属于认知上的问题。
2、情绪紧张焦虑,专注度不够
在粗心大意的孩子中,有一类的问题常会被马虎作为借口给掩饰了。平时学习很认真,作业完成很好,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学生。但他们在考试中往往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些问题会让老师和家长觉得匪夷所思,最后以粗心大意为原因,掩盖了问题的真相。
事实上,学习习惯不错的同学,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太过于紧张焦虑了,导致了专注度不够,出现了马虎的问题。
3、书写不够规范
有的孩子在书写的时候,不是认真对待,1不像1,7不像7,0和6也傻傻分不清楚,老师在看卷的时候,没人去给他们细细推敲你到底写的是什么。看不清楚或者老师就按自己看到,自己认为的答案给分,结果就判定学生写错了,这也是造成孩子原本会却得不到高分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