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由此可以看出,细心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多么重要。那么对于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家长就要重视起来。当孩子出现下面的一些表现时,就说明他们需要一些方法来培养出细心的品质。
粗心的孩子怎么培养细心
其实,学习的动力才是一个孩子时刻保持进步的好方法。所以当家长发现自家小孩粗心时,很可能就是他们对于学习没有上心的原因。
父母虽然不用给孩子随便下结论,但可以通过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内心的学习动力来让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粗心的孩子一般在做事的时候不够专心,事情做完了也不愿意进行检查,所以才会出现错误。对这样的小孩,父母要帮他们养成通过检查发现错误并改正的习惯。
但是很多孩子在改正错题时,只是把题目从头到尾再做一遍,蒙对了就算完成任务,根本不去深究犯错的原因,这样的改错收效不大。对此家长就可以让孩子把作业、练习、考试中的所有错题,分类收集起来,在出错的地方用醒目颜色标明错误的原因,时常翻阅,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错误。
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家长努力去寻找他们的细心点,如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家长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小孩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孩子粗心的表现有哪些
在学习上,粗心表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在数学中,有的孩子混淆了符号,比如“+”作为“现在”,数字,比如“3”作为“8”,忘记写答案,抄错题,省略抄,数错数字等等。
汉语方面,拼音的声母和韵母不清,声调中的第二声和第三声不清,每个字,笔顺不对,词义经常混淆等等。在英语中,英语D和拼音“D”的发音混淆,D写成拼音“A”,字母相近的词经常混淆,发音相近的词经常念错,等等。
在生活上,也有很多方面,比如:小孩的屋子里一团糟;有的喜欢学习,但作业自己不收拾,丢三落四,上学忘记带这带那,这个现象特别普遍;写字“潦草”,经常弄丢铅笔橡皮擦,水彩笔,甚至课本也忘带;洗手后忘记关水龙头;看完书丢的东一本西一本的,需要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等等。
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
1、不检查。有些孩子由于担心浪费时间,不仅用敷衍的态度去写作业。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养成粗心马虎的坏习惯,而且在写完之后也没有养成仔细检查的习惯。
2、冲动型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冲动型认知风格的人会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他们更善于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孩子总是举手非常快,但老师叫起他来,他回答的并不是很全面。总是举手抢答的孩子,并不是觉得自己都会了,而是他们的认知风格属于冲动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