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学好数学,就需要对其进行理解,但若是提前灌输孩子要学好数学的观念,孩子就很有可能对这门学科产生焦虑情绪,还是要提起孩子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孩子才会去主动进行学习,那么如何培养数学兴趣呢?
如何培养数学兴趣
1、拓展数学的界限
家长要让孩子了解,数学并不单单都是关于数字,这门学科还包括以下几方面:明确物体的形状,如询问孩子:“你看,图画上的帆船有多少个三角形啊?” 而且早期开发孩子的数学技能,对于他将来能快速学习和掌握几何学以及更为复杂深奥的数字概念有极大的帮助。
2、给孩子一个计算器
孩子一般都喜欢小电子产品,如闹钟、手表等等。也可以在孩子能够数数时,就可以买一个计算器给他,当他用计算器来做加减乘除的游戏,可以提高他对学习数字基本运算的兴趣。
同时告诉他,计算器是将来上学会经常用到的小工具。虽然孩子还小,不能理解计算器运行的原理,但是,这个工具对提升孩子学算术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3、趣味的游戏、竞赛活动
其实,数学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魅力的,数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具有挑战性,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老师如果学会把数学融入游戏中,小孩子会很积极的参与配合。老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做小游戏,比如,数3或者3的倍数,让学生从1开始数数到3或者3的倍数的时候不许说出来,否则就是犯规。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反映能力,还有助于小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背诵。而且还可以开展学习竞赛的活动形式去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熟悉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以此也能够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4、数学问题生活化
老师可以把课堂变为实际生活情景,比如和爸爸妈妈去超市时买了多少钱的零食,怎么样正确地去结算,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及时纠正学生的计算结果,认真讲解。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5、让孩子动手操作,从做中学
小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因而在孩子学习数学中除了运用直观教具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