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四年级就是孩子成绩会出现落差的时候,想让孩子成绩一直保持稳定的状态,还是需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我们就要去训练孩子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观察、分析、总结,那么为什么孩子到四年级成绩下降呢?
为什么孩子到四年级成绩下降
1、学习难度加深
四年级是小学学习进程的一个分水岭,三年级之前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都处于基础铺垫阶段,而进入四年级之后,学科难度会有所加深,加之英语学科这个外来语种的学习,会将孩子原有的学习难度和时间拉长。
当语文背诵的量的加大、阅读理解的难度和范围扩大,而写作由写话变成了作文,数学学科有简单的计算变得逐渐以逻辑思维为主,英语学科单词的记忆、语法的应用、时态的判断等等,这一个个“拦路虎”的突然跳出,必将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羁绊,也就是造成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
2、过于自信,学习态度有所变化
因为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每一次考试,家长也都言出必行,履行了物质奖励。让小学生有了一种反正我学习好的自信。然后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态度开始转变。
一旦小学生学会对学习讨价还价后,家长如果不能正确引导,而是顺着孩子,给他一定的学习交易后,孩子对学习的目标就会发生了转变,也就会导致成绩下降。
孩子到四年级成绩下降怎么办
1、培养注意力
家长需要让孩子要明白上课注意力集中非常重要,也就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也就是学会专注于一件事。
孩子上课走神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家长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专注的能力,也就改掉了上课走神的坏习惯。平时就可以让孩子学习书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也是有利于孩子提高成绩的。
2、重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最基础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式为: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课后复习。在各科学习方法的运用上,数学多练、语文多读、英语多写等,也可以相互运用,学法交叉共用。应了一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样好的学习方法,孩子若能应用到,其成绩就不会不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越来越差的现象。